广州代孕网

「语音版」历代仕女图中的时尚潮服,文/安燮德

点击数:691次    2024-04-12 10:59

战国·《人物龙凤图》

东晋·《洛神赋图》宋摹本(局部)

北宋·《瑶台步月图》

明·《斗草图》(局部)

国画中有一类以女子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分目,即为仕女图,此类画作在先秦两汉时期已现端倪,此后历代皆有并逐渐绵延发展,这些各擅胜场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各个时期画家笔意下的人文风貌,也让其中女性的衣饰风情跃然于画中……

《人物龙凤图》服饰风格:深藏不露大气典雅

《人物龙凤图》,亦被称为《龙凤仕女图》,是一幅战国时期的墨绘淡设色帛画,佚名,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此图表现的是龙凤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情景。画中盘旋的龙凤下方有一位侧身而立的女子,阔袖长裙,双手合十似乎是在祈祷着什么。其中所绘龙的形象,因初发现时左足破损,只见右侧足,而一度被认为是夔,因此该画作也曾被定名《夔凤人物图》。

此图画风简明流畅、线条洗练,造型生动,彰显线性艺术表现力。整幅线条变化丰富,疏密得当、自然。画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显然是作者想要重点塑造的部分,以高度概括的轮廓线,勾画出女性的外部造型,侧身形象尤显婀娜,生动之处令人叫绝。此外,作者还将人物衣裙的花纹服饰也细致地描绘出来,加之人物嘴唇、衣袖等处的略点朱彩,都使作品富有浓厚的装饰品位。女子形象在画面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其所着长袍饰有拳曲的云纹图案,衣长及地,下摆前后分张如倒牵牛花形,细腰宽袖,袖口收敛、腰身紧束,袖口有黑白相间的斜纹。人物体态婀娜曼妙,似乎也印证了“楚王好细腰”的审美时尚。

图中女子所着长袍形为深衣一类服饰,深衣在先秦两汉时期流行甚广,先秦经典《礼记》便著有《深衣》篇。郑玄注疏云:“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也。”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通俗来讲,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典范起始,对后世着装传承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沈从文先生在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这样描述楚服的特征:衣着多趋于瘦长,领缘较宽,绕襟旋转而下,衣上有着满地云纹,散点云纹,小簇花纹,边缘多较宽做规矩图案,一望而知,衣着材料必出于印、绘、绣等不同加工,边缘则使用较厚重织锦。《人物龙凤图》中女子所处场合庄重,其所着服饰大抵属于深衣礼服之风格,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楚地特色纹饰而成其之美。

《洛神赋图》服饰风格:华袿飞髾飘逸脱俗

魏晋时期的仕女图,以顾恺之的卷轴仕女画作为代表,描绘的女子主要是古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已失传,如今传世的皆为宋代摹本。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画中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画中主角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凌波微步,顾盼流盈,若有所思。其神态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她含情脉脉,在天地间舒袖歌舞,轻薄的裙裾随风飘动,身形轻盈如飞鸟,眼波柔情流动,神采飞扬。在表现洛神的服饰时,飘带、罗裙各采用了多种颜色,颜色之间相互映照,色彩鲜明而和谐,给人丰富的视觉享受。

魏晋时期女性服饰承袭秦汉遗俗,并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糜丽之风。这种衣着风格脱胎于当时兴起的襦裙一类,襦裙即上身穿短衣和下身束裙子的合称,属“上衣下裳”衣制。此外,当时还普遍流行加饰“纤髾”,形如燕尾,让衣着看起来异常飘逸,这便是《舞赋》中所指的“华袿飞髾”,也为女性增添了妩媚之感。《洛神赋图》(宋摹本)中,洛神为仙化之人物,在细致描摹飘逸的衣裙之余,还以服饰之质感完美衬托出洛神清秀典雅的形象和飘逸脱俗的气质。

《簪花仕女图》服饰风格:雍容华贵极尽工巧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描绘衣着艳丽的贵族女性及其侍女赏花游园的闲适情境。画家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花、犬、白鹤点缀其间。全图六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线条细劲有神,流动多姿。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精心雕琢,较好地表现了女子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加之簪花戴彩更添一种生活情致。

如果说古时女性服饰的风格浪漫多姿,那么唐代女子服饰便是其中最为绚丽的篇章。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女性所受束缚较少。在这独有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下,唐代女子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服饰在继承前秦、魏晋等时期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华贵,在服装配饰、纹饰图案上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女装大体由襦裙发展创新而来,特点基本为衫、裙、帔统一,上身衫、襦,下身束裙,再加上披在肩背的服饰。还有半臂等,半臂是短袖的紧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此外,不得不提唐代普遍流行的胸衣——诃子,相传为杨玉环发明,还引领了一种“慢束罗裙半露胸”的衣着潮流。其时衣裙颜色丰富多彩,以红、绿、紫、黄色最为流行,衫、襦、裙上多有织文和绣文,衣料有丝绸、棉布、葛、麻、毛等,以丝绸最为常用。《簪花仕女图》以写实的手法传达出唐代女性的雍容情致,也展现了当时贵族骄奢闲适的生活状态。画中女装描绘正契合了衫、裙、帔的特点,也体现出当时“慢束罗裙半露胸”的洒脱风格,同时映衬出唐代仕女处于这种社会鼎盛时期所独有的体态气质。

《瑶台步月图》服饰风格:简约匀称灵动贴身

宋代盛行赏月之风。“吟风弄月”成为这一时期画家青睐的题材。仕女形象也大都“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北宋刘宗古的《瑶台步月图》可谓该类画作的代表。此图画面背景为平台一座,台下树梢掩映,台上四周栏杆环绕。三位仕女身着长裙,立于台中,或捧供品,或捧茶盘,或手端茶杯作连天饮茶玩赏状,其态清闲自在。左右各立一侍者,执壶、扇相待。空中祥云隐现,以点出主题。图中仕女造型娟秀匀称,神态脱俗。人物衣纹细劲,笔法娴熟,颇有艺术魅力。

画中仕女所着是宋代女子中普遍流行的一种便服,特点是瘦窄,较为贴身。由于这种服装式样新颖又省料,所以很快就流行起来,不但贵族女子乐意着上身,平民女子也纷纷仿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宋代人着装一反唐代的奢华之风,注重经济实用,穿衣尽量节约衣料,这样既便于行动,又能充分体现女性的曲线美,烘托女子绰约多姿、婉约娴静的气质。这便是宋代特色服饰褙子,女款褙子的形制为直领对襟,长袖长衣身,对襟处不加扣系、不施纽,腋下开长衩,前后片不缝合,腋下或后背垂有带子,但不系结,使其自然下垂。袖子有宽窄之分,衣长有及膝、膝上、过膝之别。衣的下摆十分窄细,行走时随身飘动,任其露出里衣。在门襟、袖口等处均有花纹镶边,领口及前襟处绘制的花边被称为“领抹”,当时市场上能买到现成的领抹,尤其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四季花朵图案拼成“一年景”纹样的领抹最具特色。

《斗草图》服饰风格:上承周汉下取唐宋

《斗草图》为明代著名书画家陈洪绶所作,画面描绘的是五位仕女围坐石下斗草为戏的情景。画中人物神态生动微妙,各具神韵。湖石上盘曲老松,质量厚实,与疏朗的人物布局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打破构图的呆板。陈洪绶工人物画,设色清丽,富有装饰味,人物造型怪诞、变形夸张,线条清圆细劲中又见疏旷散逸,线条和色彩提炼得十分简洁古雅,用笔谨劲连绵,如行云游丝,转折有力,此作正是画家典型风格的代表作。画面中的仕女衣饰飘逸,或举止端庄,或面色沉静,形色各异皆描摹得惟妙惟肖。

图中仕女服饰样式不一、各具风采,正是明代“上承周汉,下取唐宋“服饰理念的体现。汉族传统服饰发展至明代已趋近于集大成者,女装更是样式丰富,在传统基础上不断改进出新,尤其在腰饰和裙褶上变化繁复。此外,明代中后期的服饰也不乏独创之处,如出现了前代未见的立领款式,以及衣服上显眼的纽扣装饰。因此,明代女性服饰只能从《斗草图》中略见一斑。

千年潮服传承而来,历久弥新,如今,我国汉民族传统服饰又被众多青年爱好者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古典文化融入大众审美,蕴含在汉服中绵延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引领着为之着迷的青年群体走向潮流前沿,这些“华夏文明”投射在服饰上所呈现出的东方美学,更是让中国风惊艳了国际时尚舞台。

Copyright © 2002-2030 广州南方医院生殖中心 广州南方医院生殖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